查看原文
其他

留学生毕业后,究竟留还是走?

视角学社 2023-06-22
转载:JOBS海归

在出国留学已成浪潮的大背景下,你是否也该在工作之外出国“镀个金”?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?

程毅南,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及经济学毕业生。
在获得学位后立即选择回国,他是怎么思考的呢?

我从UIUC(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-香槟分校)本科毕业,学的是心理学和经济学双专业,回到北京,加入了一家外资投资咨询公司,主要是为一些基金做投资前期的研究,包括市场研究和商业尽职调查,简单讲就是一群很有钱的人想投资一家公司,不知道它好不好,就会请我们从各个方面调查一下这个公司,最终给一个参考性的估值。

在这个投资行业工作了两年整,目前的工作状态是每天早上9点半到晚上12点左右,年收入大概是60万左右,这个数就是给大家一个比较直观的感觉,让大家对中国的求职市场和可能达到的薪资有个概念。后面也会用到这个数。



1
我为什么一毕业
就回国?

其实出国前大部分人的心态都是差不多的,在美国毕业之后找个工作,有几年工作经验后,再讨论回国还是继续呆下去。

如果决定回国呢,在美国的经验也算镀层金,“坑蒙拐骗”很方便。在美国待着呢,生活也稳定,也没有雾霾,多好。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,或者说我父母之前也是这么想的。

我发现我的英语不怎么好

我参加过两次实习。第一次是大三寒假,在爱荷华州参加了共和党初选,为一些候选人做了一阵儿志愿者,主要的工作就是给选民打电话拉票啊,参加一些竞选造势活动啊,然后还有制作一些竞选材料之类的,期间还有很多跟当地美国家庭的交流活动,我还跟一位前州议员还结下了深厚友谊,还有一些跟当地商业精英、华人协会、留学生论坛之类的活动。大概有半个月吧。

大三寒假的时候,我算是论文写了2年半,各种原味儿的阅读和演讲听了也有2年半,而且我属于比较学霸的那种人。凭良心讲,我觉得当时我的英语水平真的不错了,在所有学过英语的中国人中至少也是top 0.5%了吧!但口语还是远不及美国人的流畅度,打cold call的时候经常被老太太教育……然后跟很多美国人聊家常的时候也发现,我虽然学的是社会科学(心理学和经济学),但很多别人的社会背景其实不是很懂,很多梗都听不懂。这个在上课的时候也会出现。

举个例子,你跟美国人说个“葫芦娃”,或者说个“too young, sometimes naïve”,他们真的不一定懂你是什么意思。然后在工作环境中,因为我的这些语言和文化上的劣势,往往就被安排到一些非核心的工作上,他总不可能让你一个老外去撰写候选人的演讲稿吧?

其实这也跟亚洲人在美国的刻板印象有关,亚洲人在美国的刻板印象大家都知道,就是数学好、学霸、宅等等。你会发现很多教授喜欢招中国PhD,然后很多IT公司喜欢招中国程序员,但社科类或者文科类的工作就很少见到中国人。


用母语沟通是多么轻松!

因此我对自己还是有点失望的,我觉得我没有混出彩,于是大三下半学期苦练英语。但是后来发现然并卵了。

大三结束那个暑假我回国做了个实习,去的我现在工作的这家公司。这个体验就是翻天覆地的不一样了。首先这家公司做的是市场研究和行业调研,就会读很多行业报告、做好多专家访谈,跟他们聊比如这个行业是干嘛的,有什么产品或服务,怎么赚钱,什么是核心竞争力等等。

你想啊,跟你聊天的都是在一个行业工作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专家,他们的商业经验和对市场、对消费者的理解是很深厚的,关键你还是用母语聊,所以不但能流畅消化,后期还能有来有回,还能和专家谈笑风生。

单从聊天这个感觉上讲,我就觉得我用中文比用英文的施展空间大很多,首先能学非常非常多的东西,其次很自如很轻松。我在美国写论文的时候,很多时候感觉自己的词库很匮乏,常常写着写着发现一个词我好像已经用了5次了,这不行,我去Google一下有没有更好的表达。

在中国,你想想什么人到了大学还要看中小学生范文呀?那不是文盲么。



2
多学东西多锻炼
真没想到还能多拿钱

那么回国后的体验呢?

确实学到了非常非常多的东西,确实交到了非常非常多的朋友,也确实加了非常非常多的班,不过好在也赚了不少钱。

我当时加入公司的时候,没想着要多少钱,就想着尽可能多的学东西或锻炼自己。当时我实习的时候,了解到的月薪是不到1万人民币,这个水平我当时就觉得足够了,你想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大学生,一个月给你一万,很不错了对吧;加入公司后整体调了一次薪,因为老板觉得大家太辛苦了,每天从9点半吭哧吭哧干到12点,周末有时候都不能回家,太惨了,所以给我们这个级别调到1万5,然后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斗,我的薪水涨到了3万左右,年终奖金可能跟工资差不多。

所以如果你非要问钱的问题,我其实觉得,至少在我的感受下,回国工作和在美国并没有太大差别。可能你在美国找到最好的工作,比如硅谷的程序员或纽约的金融领域,也差不多是8-9万刀一年,折人民币50多万,这和我目前的工资在数值上相当,但是无奈美国的生活成本是北京的几乎两倍,尤其房租很疯狂。我那位9万刀的同学在纽约花1/4的年薪在租房,租得还是非常简陋局限的十几平的小房子,吃饭也很贵。他回国花同样的钱住双井,感觉自己进化了。另外在美国业余生活相对无聊,没事情做。

美国同事都非常重家庭,基本一下班就回家,很少和别人social,单身的也就偶尔一起喝喝酒聊聊天,也没什么乐趣。而在国内有太多吃吃喝喝玩玩闹闹的事儿可以在业余时间做了。当然,对我来说,大多数时候在加班。所以这个是别的朋友跟我说的,仅供参考。


3
回不回国
主要取决于这些

总之,在薪资大概相同的情况下,生活也是非常不一样的。看你怎么选。我觉得可以思考的几个维度是:

语言能力:首先要看的是你的职业发展规划是否需要非常强的语言技能,如果你选择社科类的,那你务必要有一个接近母语的水平,否则的话诸事艰难。如果你选择的路径不太需要很好的社交技巧,那你可以不考虑语言的问题。但话又说回来,在Google和Facebook这些公司,你的考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跟你的同侪、上司的沟通顺畅度,所以无论如何语言是有用的。

对美国社交文化的接受程度:你要意识到,你的黄皮肤决定你要在社交和融入上投入更多,才能获得你在中国轻松就能得到的信任,你可能很难获得那种“He is one of us.”的感觉。

所在领域:学CS(计算机)或者未来想读PhD,可能留美(一段时间)是个好选择,因为美国在这两个方面的确是非常领先的。中国相对美国来讲,它是个增长更快的经济体,并且拥有更大的市场,很多商业规则和行业没有美国那么成熟,不成熟就意味着有更大的空间留给了有能力的人和企业。

所以你会发现很多人在美国学了技术后,回国创业了。这还有一个考量是,他们在那边大多只能做到中层,做不到高层,有玻璃天花板。而国内的留给海外归国精英的空间,相对来说是非常大的。

最后,需要考虑你留在美国是为了什么:

  • 仅仅为了镀金不值得,因为如果你没有真正锻炼到能力和经验,你就相当于浪费了时间。因为现在出个国太容易了,国内一线城市这些HR和面试官不会再被纽约、硅谷、伦敦这些名词吓到了,他们更多地看重经验和能力;

  • 同理可知,仅仅为了“我在美国工作过”这个面子,也是没什么用的。

  • 仅仅为了短期内钱多也不值得,比如有些工作是一开始钱少后来蹭蹭蹭往上涨的,而有些则是一开始很多但一直是这么多。所以你要明白的是,攀比起薪是没用的。在大家都攀比起薪的时候,你得想明白,真正对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重要的,是成长,而不是钱。赚钱是你27、8岁之后的事儿,而如果你在一毕业就放弃了成长的机会,那对你长期来看是很大的损失。所以尽量在毕业之后继续选择一个能继续学很多东西的事业,读研也可以。但不要选择那种学不到东西、而只是不断吃老本的工作。

新年读者福利


过去5年,翠鹿升学榜收集了六万余条海外名校录取数据,信息准确、渠道可靠!所有数据来自于120余所学校、500余位家长、以及200余家机构顾问。所有offer数据在收集过程中均进行交叉核对,无误后实时更新。

2023来临之际,为了答谢各位读者的支持,我们为大家准备了双重好礼,祝大家新年快乐!


第一重福利:2022年美国顶尖大学录取数据详解



在翠鹿升学榜发布权威数据基础上,我们联合编制一份详尽的大数据报告作为讲座福利赠送给大家。这份报告一共分为六个部分,首先介绍2022年录取概况,分析美国顶尖院校录取大趋势,其次介绍哈耶普斯麻、藤校+T10、综合T30及文理T10高校录取情况,内容翔实,来源准确,值得有目标校的同学们仔细阅读,第五部分介绍中国学生录取情况,并披露地域、性别、标化等重点数据统计,最后一部分则分析北上广深宁汉六地的录取情况。希望这份报告能助各位读者一臂之力。


第二重福利:《2023美本及多国留学申请工具书》



美本申请千头万绪,第一次接触美本申请的家长很容易被标化、文书、推荐信、课外活动这些弄得晕头转向,甚至被直接“劝退”。本书由十余家业内顶级顾问公司和本号倾力打造,十万字干货内容,一百七十页精美图文。有助大家了解美本申请的底层逻辑、掌握申请的核心要义,解决你留学路上99%的困惑(详细内容介绍请点击以上工具书封面图片)!


欢迎扫码领取👇



相关阅读:

打零工的22届毕业生

毕业即失业?在商赛里提前开“卷”的大学生们,正在展开自救

留学生海归后为何再度出海?



转载:JOBS海归。本文版权归属作者/原载媒体。



喜欢本文?欢迎点赞/转发/关注/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: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